立即注册 登录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返回首页

二姑娘 http://home.china168.biz/?2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看吕澎的书随想之一 -----《从“疯人岛”到阿玛尔菲》

已有 1630 次阅读2013-8-29 19:27 |个人分类:小二儿说事儿|系统分类:文化生活



看吕澎的书随想之一

-----《从“疯人岛”到阿玛尔菲》

 

Gianzhou 2013/08 新西兰,春天

 

 

这本《从“疯人岛”到阿玛尔菲》是你以散记形式记录的哲学,其实不管你谈的是哪国的哲学,中国文字只要一以汉字写出来,就深深的打上中国哲学的烙印。就连在立交桥下中国大妈匆匆塞给我的那些街头房产广告,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哲学:“是时候给家人一个交代了。”为什么要对家人有个交代?为什么不说对自己有个交代?外国人根本就看不懂了,这里面有中国人的哲学-----对家人负责更重要,自己不重要。

 

谢谢你在成都送我这么高贵的书,你不知道,生活在国外,能读到中国的文字那是一种奢侈,尤其是这种清新高贵的书,说它高贵,不仅仅是因为内容,一个著名中国策展人在威尼斯组织双年展的内心独白,我想,人们能轻易看到你策划的展览,但很难看到你内心的独白,你的内心从不对外人展览,这本书也许是个意外?可惜我还是有点失望了,我以为能看到点什么特别的,你的情感你的软弱甚至你的泪水之类的,结果还是哲学,结果还是理论。说真的,你的书二十年前我根本就看不懂,那时我也看不懂艺术家的画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为什么这个艺术家的画就比那个艺术家的值钱?我根本摸不着头尾。记得你说过一句话,你说一个艺术家的画你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不是好东西,为什么就只需要一眼?为什么不看第二眼?现在,二十年以后,我终于懂了你的话,我也终于能看懂你的理论文章,能看懂画了,是伟大的生活经历教懂了我,生活是无师自通的老师,这也是你在这部书结尾说写的:生活本身是最伟大的。。。生活的体验也就是历史的体验,我们的精神永远是在历史的游历中成才的。我非常欣赏这句话。

 

这本书的装潢跟你出版的所有书都秉承着一种你个人独有的风格,这种风格我太熟悉了,它们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你非常喜欢和善于利用黑白色,你在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的时候,肖全拍的许多照片就是这个风格,就连我们的名片都是这个风格,简单,精致,前卫,这种效果永远都不会过时。肖全还是你的“御用”摄影师吗?这些照片是肖全拍的吗?我尤其特别喜欢你和王广义在威尼斯国际大学的校园内的那张小照片,王广义的头很大,你的头很小,平面摄影也能创造出这么深的景深,可谓一种神奇。你们的形象,一个文,一个武,形成强烈的对比,王广义还是继续操作那种当代艺术家的形象吗,长发须须,跟我们这儿的homeless 频有神似之处,其实艺术家也算是无家可归之人,你和这些人混了这么多年,注定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你是回不去了。我还记得王广义这个人的形象,他很会做当代艺术家,也很会做人。

 

我是这种方式看这你的书的,我一边看书一边走路,现在还有人会这样一边看书一边走路吗?我自己都要嘲笑自己,不过没有关系,一般路上我遇不到什么人,即使遇到了我可以假装看书不用跟他们说morning。其实多数时间我都遇不到什么人,我们这里很静,很绿。我在这种很静很绿的环境下打开了你的书,一下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你的那种工作带来的焦虑突然冲出来,二十年前它们在你的血液里,二十年后它们仍然在,已经深入你的骨子里,“没有什么美丽的风景能够覆盖内心的焦虑与烦躁”,毕竟促成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外的展览有多难,你应该遇到很多新难题,我在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期间曾经亲眼目睹过这种焦虑与烦躁对你的折磨,它其实是你对外力的无可奈何。

 

你的文字非常的细腻,这是我没想到的,我很意外,我印象中的你是一个挺“粗糙”的人,除了跟工作有关的东西,你别的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懂,也不会感兴趣,如果这不是我的错觉,就是二十多年的工作奔波改变了你,也可能跟你接触更多的西方人有关。西方人确实是细腻的,有时候我会埋怨他们像个女人,这些高大体魄毛乎乎身体的大男人们,里面藏着的是小女人心肠,敏感多疑,但是非常细腻,工作起来相当一板一眼,你对那德国父子三人的感觉是对的,做事专业,也可以说,干什么都很地道,工作结束以后就连现场都会打扫干干净净,工具都会收拾得一是一二是二,井井有条。

 

你和这些艺术家和批评家还都没有老,你们仍然年轻,外国人总是搞不懂东方人是如何保持青春的,他们看起来总是几十年一个样子。你和这些艺术家在威尼斯看起来很浪漫很快乐,那些海边的相片拍得很棒,这些相片是怎么拍得呢,要知道对着外国人拍照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好在拍的都是一些背影,隐私是西方的文化,除非是偷拍。不过我还是怀疑威尼斯人能否真正懂得或欣赏中国的当代艺术?你们不是去那里“烧钱”去了吧,现在很多中国有钱人都来国外烧钱,留学旅游什么的,出来看看是好事,但是以为出来看看就了解或掌握了当地文化是一种错觉,除非你精通当地语言,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旦学会一种语言,它展现的是广泛领域的个人,因为你不可能说,我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保存的是完整的东方文化。意大利语跟中国话应该更难沟通了,要不,你们不是又借艺术之名到国外泡“粉子”了吧?你们这些当代艺术家泡完了中国的,现在已经开始泡国外的了?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在这个晚上,广义又一次地说出了很多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话,我想,那总是酒与女人的结果。”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总是离不开这两样好东西。

 

所有的艺术与宗教一样,都是关于生命,死亡,命运的思考,那些我们未知的东西,真相只有一个,讲述的方式通常有多个有争议的版本,但是渐渐地讲述的技巧成为艺术主要的议题,就是画框,材料这些,在哪儿办展览变得比艺术本身更加重要了。作为一个策展人你相当敏锐。

 

这本书就像你里面写的那些中国艺术家,批评家一样的魅力无穷,我从最初带着批判的态度到最后看得爱不释手,它是可以一读再读的好书,现在还有什么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吗?这就是哲学的魅力,引导你不能自拔。这样的书你应该写的更多一些,我最近也总在想,一个人如果对生活的某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有建设性的感悟,应该写下来留给后人,不要等到自己被“物理”(以你的哲学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仅仅是一处物理世界。”而且,写作一定要真实,要讲真话,否则最好不写。你做到了。

 

 

我其实非常喜欢你这种散记的形式,工作日志+威尼斯风光+哲学思考,这样的写作方式只有一个像你这样的批评家才能完成。如果你对异国风景有更多的哲学思考就更好了,你应该是没有时间做这些。我在中国看到中国人给景点的起名,就很有意思,一个水流迟缓的瀑布会被称为----含羞瀑布,一个断掉半截的桥会被取名为----断肠桥,非常的有意思非常的具有诗意,显现了中国人极丰富的诗意情怀,这也是中国人的哲学体现,诗意的哲学。而西方人对景点的取名大多都是以对此景点有贡献的人名命名,是现实的哲学,是物理的哲学。

 


傲慢

番茄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飞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19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