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返回首页

徐茂公的个人空间 http://home.china168.biz/?1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新移民,老大夫。从医三十二年,中西合璧,标本兼治。医学咨询,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疗效可靠。验方偏方,对症下药。

日志

慢性胃炎,辨证施治

已有 241 次阅读2011-5-5 08:07 |系统分类:中国新闻

慢性胃炎系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现代医学按照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三大类。本病可归属于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病证范畴。

  病理病机

  1.西医病因病理

  本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与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各自或与Hp协同作用而引起或加重胃黏膜慢性炎症。

  2.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素体脾虚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总由胃气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早期多由饮食、情志所伤,病属邪实,后期常见脾虚。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虚实可互相转化。日久瘀阻络伤,可见吐血、便血。

  辨证分型及治则

  1.胃气壅滞证:胃脘痞满,胸闷不舒,纳呆食少,嗳气则舒,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缓。治则:行气开郁,和胃通降。方药:香苏散加味。

  2.肝气犯胃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苔薄白,脉弦。治则: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3.肝胃郁热证:胃脘胀满或伴灼痛,心烦易怒,两胁作胀,泛酸嘈杂,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苔黄,脉弦数。治则:泄肝清热,和胃通降。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

  4.食滞伤胃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治则: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药:保和丸加减。

  5.痰浊阻隔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目眩晕,身重倦怠,或小便涩。舌苔浊腻,脉滑。治则:祛湿化痰,顺气和中。方药:平胃散加味。

  6.脾胃气虚证:胃脘痞满,隐隐作痛,纳少便溏,少气懒言。舌苔薄,脉细弱。治则:甘温益气,健脾和胃。方药:四君子汤加味。

  7.虚火灼胃证:胃部痞满,隐隐作痛,灼痛嘈杂,似饥不纳,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则:酸甘化阴,滋胃和中。方药:益胃汤加味。

 8.脾胃虚寒证:胃脘痞满,胃痛隐隐,得温则减,喜热喜按,时吐清水,纳少神疲,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弱。治则:辛甘通阳,补虚健中。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

慢性胃炎饮食注意事项

(1)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

(2)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宜饮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

    (3)当口服抗菌素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时,应同时饮用酸奶:即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粘膜。平时一定要把握进餐量,不能因喜好的食物而多吃,要少吃多餐,以增进营养,减轻胃部负担为原则,同时要禁忌烟酒。

傲慢

番茄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飞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3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